您的位置: 首页 - 兴趣爱好 - 星座运势 - 援助“金牛座”无异于火中取栗,德国有被拖入对抗的潜在风险

援助“金牛座”无异于火中取栗,德国有被拖入对抗的潜在风险

来源:星座运势 / 时间: 2024-12-12

射程超过500公里,可打击俄罗斯本土,乌克兰对“金牛座”导弹的渴望目前仍因德国的犹豫不决而落空。从最初的钢盔到如今的巡航导弹,德国对乌克兰一路升级的军援可谓备受国际关注。此次援助“金牛座”在德国国内引发争议,执政联盟各党对是否交付意见不统一,德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再遭质疑。 北约援乌第二国仍引西方不满 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北约盟国之一,从总体的武器援助规模上来看,德国是北约中仅次于美国的对乌第二大援助国。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已向乌克兰提供200亿欧元援助,其中包括120亿欧元军事援助。德国还将在2027年前每年向乌克兰提供50亿欧元军事援助。由于对乌克兰武器出口的提升,德国上半年武器出口规模达到46.2亿欧元,同比增长12%。德国对乌克兰提供的武器也从最初被人诟病的5000个头盔,一路发展到“毒刺”地对空导弹、“猎豹式”防空坦克、“爱国者”防空系统、“黄鼠狼”步兵战车,再到今年6月份宣布的“豹2”主战坦克。 在数额上虽遥遥领先,但受制于武器的功用、交付时效与方式等因素,德国的军援仍引发西方不满。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彭枭认为,总体上看德国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虽然程度在加强,但存在诸多因素,使援助并未达到预期水平。第一,武器的功用受限。例如,尽管德国同意向乌克兰提供“豹2”主战坦克,但这14辆“豹2”只被要求用于训练。德国目前还在讨论是否重新编程以缩短“金牛座”500公里的射程,在此基础上提供给乌克兰。第二,交付现状不及承诺。此前德国曾同意交付100辆“豹1”坦克给乌克兰,如今仅仅提供了10辆。26350发炮弹只给了850发。而其他承诺的各类武器,也大量处于未交付状态。第三,倾向于武器的“环形交换”。即通过将本国库存中较现代的武器置换给东欧,再由东欧国家将库存中的老旧武器提供给乌克兰以实现对乌克兰的间接支持,同时还避免激怒俄罗斯。这对于乌克兰而言可谓杯水车薪。 左右为难,“交通灯”援乌谨慎 德国对乌军援规模虽逐渐扩大,但其态度的“拖拉与犹豫”,与政府的“慎之又慎”不无关联。面对国内国际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影响,“交通灯”执政联盟不得不采取更为平衡的战略,既推动同时又制约援乌进程。 彭枭说,在对乌武器援助中,有两股力量不断拉扯,使德国面临巨大的内外压力,其中存在五个重要因素。 第一,国内政治因素。“交通灯”联盟内部存在分歧,朔尔茨犹豫不决。目前在社民党、绿党与自民党联合组阁的政府中,自民党与绿党对军事援乌都非常积极,社民党内部则有不同声音,导致最终决策的朔尔茨犹豫不定。执政联盟也因对诸多内政外交问题的争执不下,导致满意度目前创下新低,内阁存在破裂的可能。而最大在野党联盟党也常以援助议题发难政府,使“交通灯”联盟不得不在援乌问题上更为谨慎。 第二,国际政治因素。德国不愿彻底激怒俄罗斯,又不得不维持对西方盟友的承诺。比如“金牛座”巡航导弹,即便乌克兰承诺不会使用“金牛座”攻击俄罗斯本土,但德国目前对乌克兰的表态仍不信任。另一方面,波兰等北约国家对德国的迟缓多次表示不满,美国也希望德国能够承担更大的防务责任。在德国将国防开支占GDP的标准上调为2%以后,西方希望德国承担更大的援乌责任。同时,德国惧怕俄罗斯借题发挥、借机分裂西方,将德国进一步拖入战争。 第三,社会经济因素。德国经济下滑,民众关心自身利益,诱发“战争疲劳症”。德国民众对乌克兰援助的支持度出现下降。目前有多达三分之二的德国人反对进一步向乌克兰提供重型战机,37%的人认为提供的武器过多,仅有14%的人认为还不够。极右翼政党“选择党”支持度屡创新高,这支反对武器援助的政党反应了越来越多的德国民众的立场。德国执政者必须在民意极化的氛围中寻求平衡。 第四,军工经济因素。军工在德国援乌问题上扮演推动者的角色,但也是种压力。武器出口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自由竞争,军备市场受到政治干预。在北约以外的国家,德国公司采取授权生产的方式,德国政府对军工企业的海外经营采取宽容的立场。德国军工企业“火中取栗”,加大对执政联盟的游说,战争营收不断提升。“莱茵金属”最近表示,计划在未来在乌克兰开设一家坦克生产和维修工厂。但俄罗斯可能会将在乌的德国工厂设为打击目标,引发新的危机。 第五,历史与现实因素。从历史上看,二战的惨痛教训及战后国防军以纳粹旧部为基础而重新建立的历史,始终使德国军事行动颇受非议。而德国立国的《基本法》又被称为和平宪法,这使得国内长期对军事行动的正义性存有顾虑,即便统一后军事行动的正当性有所提升,但还是导致德国长期对军事投入欠缺。这又进一步导致库存不足与老旧,联邦库存中的重型武器目前仅能维持基本国防。因此,德国政府在援助乌克兰的时候,不得不考虑本国的投入能力。 彭枭指出,不可忽视的是,武器援助议题已成为阻碍德国执政联盟团结的关键诱因之一,也逐渐使德国民众疏离于传统政治精英,或引发德国政坛的调整。从外部来看,德国政府对于援乌武器并未设定红线,即便态度谨慎、行动拖延,但总体趋势还是向不利于政治解决俄乌冲突的方向发展,德国有被拖入对抗的潜在风险。 制片:邵辉 策划:吴宏浩 剪辑:黄晓洲 文稿整理:佘浩楠(实习) 片头设计:黄海昕 张龑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