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古代是怎么管理百姓的
很久很久以前,在春秋战国,很多人到处旅游,想把自己的政治学说推销出去,孔子也是这样的一名推销员,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是几乎所有美好道德的集合。为了达到仁,所以需要“礼”也就是礼乐制度和行为规范,来调和各阶层的关系和激发人的善心。
虽然孔子提倡“仁”和“礼”,来达到“德治”,但是没有国家愿意理他,而且孔子的话还说不上是政治学说,基本内容还是道德伦理范畴的,孔子到最后也没能将自己推销出去,他的弟子们将老师的话语记录下来,编成了《论语》,连同孔子之前留下的六经,成为了儒家的镇派之宝。
武功秘籍就在这里了,但由于创始人孔子说得含含糊糊、不成体系,弟子们吵来吵去,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家就开始自由发挥了,很快,就出现了两个大师,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儒学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仁政”,于是儒家开始有,比较完整的政治学说了,孟子理想的画面大概就是,民众好好听天子的话,天子要体恤一下民众,不要996过度压榨,搞得不可持续发展 ,总之就是强调一个以德服人。
荀子与孟子刚好相反,压根不相信“性本善”这一套,觉得要靠“礼”和“法”约束人,最终群众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所以荀子表面上宣传一下仁,实际上软的靠礼、硬的靠法,强调礼法并重,简单来说是这样的——
所以也不要奇怪,为什么荀子一个儒家的大佬,教出了李斯和韩非这样的法家代表了,这只能证明,他们真的有好好上课。
到了汉代,终于又有一个高手出现——董仲舒。他以儒家思想为汤底,以法家、道家、阴阳家为辅料,还把神学也扔了进去,什么天人感应、五行学说,通通往里放。一顿猛煮之后,神学化的儒学新鲜出锅,一下子变得高大上起来。
董仲舒强调王权神授以及道德的神圣性,简单来说就一个中心思想,人在做天在看,天的使者是皇上,所以深受统治者好评,于是儒家一下子,被捧到正统地位。
随后的各朝代,尽管有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儒家甚至一度萎靡,还是始终维持着正统的地位,到了宋朝,局面大概稳定下来,儒家这边高手又开始蹭蹭往外冒了,他们就是——
北宋二程和南宋朱熹,他们吸收了佛道两家的理论,又推出了一个新概念:“理”,理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所以天理被认为是最高而且绝对的。更骚的是,理论上道德规范也是理的一部分,搞得道德规范也变成了,最高而且绝对的。
可以看到儒家的政治主张,其实一直在动态变化着,但是也有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强调道德伦理规范,有了上面的铺垫,接下来终于可以开始讲,儒家为什么能统治中国了。
没错,就是突出一个人多,人多就意味着两件事,吃得多、生得多,由于底层民众常年挣扎在温饱线上,所以广大底层群众为了生存下去,有且只有唯一的选择——种地。
虽然在古代,种地是一件很先进的事情,比放牧啊什么的效率高多了。每逢农业有增长,人口增长得更快,一下子把农业增长都吃光了,底层民众还是常年挣扎在温饱线上,所以大家必须采取两种生活方式——
被田地绑在原地这个没什么可说的了,古代疾病和战乱频繁,大家族才是抵御风险的最佳方式,这时让家庭之间充满爱与秩序的儒家思想,看起来就充满了诱惑力。换句话说,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生产,儒家是最适合的。
人民群众都是很精明的,管你什么家,好用才是硬道理,比如墨家强调人人平等,大家要互爱互助,在乱世的时候大受欢迎,因为群体的力量比个人强多了,稳定下来后,大家以家庭为单位各自耕地,就没人提墨家了。
本来古人一直在温饱线上,种地才是硬道理,有没有饭吃是造不造反的重要指标,所以吃饱才是最高原则,佛教?整天念经人都佛了;道教?整天修仙人更佛了(好像没什么不对),长期下来,能提供稳定种地的思想环境,只有儒家……
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一点展开的,比如说三纲五常说“夫为妻纲”,妻子要完全听丈夫的话,但有人就不明白了,这有道理吗?实际上,有个屁的道理,只是女性的体力劳动能力不如男性,所以要将女性束缚在家庭里,打理好家庭的同时手工生产,让男性更好地种地,实现产出的最大化,公平吗?
一点也不公平。但胜在一个稳定高效啊!毕竟大家追求的是
在工业革命出来之前,种地是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稳定持续地种地,就是生产效率最高的做法,所以在农业社会中,稳定就是最高效的。
为了好好吃饭,大家乖乖耕地了,皇上也很开心啊,大家好好种地,意味着国家税收更多更稳定,而且强调等级秩序,也不用老是怕大家想造反了。
儒家有经久不衰的普世价值观,也有禁锢人性的枷锁成分,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儒家的盛行,说白了,只是因为它最适应中国农耕社会需要。它不是最公平的,但确实是最高效的。 猜你喜欢: 精选阅读:
下一篇: 元朝在位最长的皇帝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