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传奇人物宗喀巴是谁
宗喀巴(公元1357年~公元1419年),法名罗桑扎巴(善慧之意),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宗教改革家。 宗喀巴的父亲是蒙古族,名叫达尔喀且鲁崩格,母亲是藏族,名叫馨茂阿却,两个人都是很虔诚的佛教徒,生有子女六人,宗喀巴排行第四。 3岁时(1360年),宗喀巴的父亲就带着他到夏宗寺和若白多杰活佛相见,若白多杰活佛给宗喀巴灌顶加持,授了近事戒。 7岁时(1364年),宗喀巴被家人送到夏琼寺,当时这是一座噶当派的寺院,师从曲结顿珠仁钦(1309一1385),取密宗名为端月多杰,后又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扎巴(善慧之意)。
16岁时(1372年),宗喀巴为了进一步控求佛法,他离开夏琼寺前往西藏求学佛法,拜各教派高僧为师,吸取各家之长。由于他已经在夏琼寺学习了9年佛法,在佛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佛教密乘教典、灌项诸法了如指掌。在他求学的过程中,也经常给别人讲经说法,当时他已经能讲17部经典,包括大乘显宗各派的代表著作,而且不会发生混乱和遗漏。人们对此非常钦佩,认为这不是一般人的才智所能达到的,宗喀巴的声望也随之越来越高。 17岁时,宗喀巴到达拉萨东面的止公山林,在止公寺向阿仁波切座前听受大乘发心仪轨、大印五法、拿热六法等教法。后又到拉萨西面的极乐寺,从吉祥狮子和善满听闻经论。又奉功德海和乌锦巴为正副阿阇黎学习《现观庄严论》。又依曼殊宝听受《大乘庄严论》等及弥勒菩萨所造诸论。这样几年之内学习了好多显密经论。 19岁时,宗喀巴在那塘学习《现观庄严论》,由于论中多引《俱舍》原文,比较难懂,因此又发心学《俱舍》。在那里他又从义贤译师听受意乐贤的《俱舍释》。 20岁那年夏天,宗喀巴又到泽钦请庆喜祥讲《现观庄严论》。庆喜祥又介绍他到仁达巴那里听闻《俱舍》和《入中论》。仁达巴的学问修持都极好,因此成为宗喀巴一生中最重要的师长。那年秋季,又从大译师菩提顶受学《集论》。冬天从慧明律师听受《毗奈耶根本经》及其《释论》。 宗喀巴22岁时,仁达巴为他讲《集论》《入中论》。那年秋后闭关专修,兼阅经论,对于法称的理论,生起了无限的信心。 24岁那年的春天,宗喀巴到那塘听受高僧义贤讲授所著《释量论》的注释。夏季,他在那塘立《释量》、《集论》、《俱舍》和戒律四部之宗,同时受学许多密法。秋间在蔼寺从空贤学诗词,同时从那塘住持庆喜幢受得中观宗重要经论的传承。当时西藏中观宗诸论传承的人很少,由于宗喀巴得到传承,加以宣扬,后来受到中观宗诸论传承的人就很多了。
藏传佛教发展到宗喀巴生活的时代时,势力强大的噶举、萨迦等教派,在佛教戒律、本质方面均有颓败之势、在政治上的争斗成了佛教上层势力的主导。宗喀巴在茫茫求学生涯中看到了当时西藏佛门风气存在很多不良问题,故下定决心继续努力,潜心修炼,他日重振佛门,所以每学完一部重要经论就去各地辩经会上实践,每到一处辩经声音洪亮,势如破竹,攻无不克,辩无不胜。抱着对佛学的极大热忱和苦苦修炼的坚定决心,中年时代的他佛学造诣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 38岁时,宗喀巴戴黄色桃形僧帽,表示他区别于其他教派,不同于那些败坏戒律的修行者,决心继承和尊守印度大师释迦室利所规定的戒律。他的号召和行动,得到帕竹地方政权的积极支持,也受到了广大僧俗的热情欢迎。 51岁时(1407年),宗喀巴赴前藏,在寒若却顶安居,大弟子克主杰初次参谒,为授大威德灌顶。这一年造《中观论广释》。 52岁时,宗喀巴造《辨了不了义论》。这一年6月,明成祖派大臣四人,随员数百人,到西藏迎请宗喀巴来汉地,他婉然辞谢。大臣们转请派一上首弟子代表前往,他便令大弟子释迦智到京,谒见了永乐帝以后,被封为大慈法王。同年《中观论广释》造讫,在有六百多位三藏法师的聚会中,广为宣讲。此外还讲了《中论》、《密宗道次第》等。又应徒众之请,兴建根本道场格登寺。第二年来到格登寺,讲述《菩提道次第》、《集密月称释》等。 宗喀巴大师刻苦学习,经过长期的苦学精修,创建了一整套佛学体系,其重要论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无上瑜伽修法就是其思想体系的总结,也是他创立格鲁派的理论基础。“格鲁”意为“善规”。因为宗喀巴大师戴黄色桃形僧帽,所以又称格鲁派为“黄帽派”、“黄教”。宗喀巴大师强调修行次第,要先显后密,显密并重,“提倡苦行”,僧人不结婚,戒杀生,禁饮酒,断绝世俗交往等等。
58岁时(1414年),藏王迎请宗喀巴赴闻地的扎西朵喀安居,为三藏法王数百人宣讲《中观》、《因明》、《菩提道次第》等。大弟子根敦主初次参谒,后回到格登寺。 59岁时,宗喀巴另造《菩提道次第略论》。 60岁时(1416年),宗喀巴的弟子绛央却杰兴建哲蚌寺。 62岁(1418年)时,宗喀巴在格登寺《入中论广释》造讫。岁末,令刻《集密根本经》,第二年刻成。 1418年~1419年,宗喀巴的弟子绛钦却杰利用从明朝带回的大批赏赐物修建了色拉寺。至此甘丹、哲蚌、色拉三寺合称为拉萨三大寺,成为后来格鲁派六大丛林的中心寺院。 63岁时(1419年),宗喀巴宣讲《胜乐轮根本经》等显密诸法,《胜乐轮根本经释》也在这一年作成。同年(藏历火鸡年)10月25日,宗喀巴在拉萨甘丹寺圆寂,圆寂时,将自己的衣帽传给贾曹杰,于是贾曹杰继承了甘丹寺住持之位。藏传佛教史上将宗喀巴大师、贾曹杰、克珠杰合称为“师徒三尊”。 宗喀巴为佛教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的弟子为了纪念他,将每年藏历10月25日定为燃灯节,10月24至26日为燃灯节的主祭期。这一天没有过多的欢庆,更多的是思念与缅怀。人们燃起无数盏酥油灯,许愿佛法长明不灭,宗喀巴大师的圣教不衰,让象征着智慧的光明,照破愚痴黑暗,令智慧与福德增长。
宗喀巴被藏族人尊称为第二佛陀,在中国西藏、青海、内蒙、甘肃、北京、山西、河北等地区的佛教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大师塑像,有的是泥塑涂金,有的是以铜质鎏金制成。 传说宗喀巴为文殊菩萨转世,宗喀巴诞生以后,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上自燃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衮本”(十万身像)的名称即源于此。青海的僧俗大众尊称他为杰仁波且,意为宝贝法王。
宗喀巴从16岁赴西藏直至圆寂的47年中由于忙于佛事,从未返回过养育自己的宗喀故地。在宗喀巴去西藏6年后的1378年,其母盼儿心切,让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后,为学佛教而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1幅,并写信说:“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指宗喀巴出生处的那株白旃檀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 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1379),宗喀巴的母亲馨茂阿却按着他的嘱托,在当地五个部落的支持下建起了以菩提树和宗喀巴自画像为心脏的塔,取名“莲聚塔”,这个有着沧桑历史的“莲聚塔”就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此后180年中,此塔虽多次改建维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
明万历五年(1577),复于塔之南侧建造弥勒殿。至此,塔尔寺初具规模。 明万历十年(1582)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来青海,翌年春,由当地申中昂索从措卡请至塔尔寺。三世达赖向仁钦宗哲坚赞及当地申中、西纳、祁家、龙本、米纳等藏族部落昂索指示扩建塔尔寺,赐赠供奉佛像,并进行各种建寺仪式。从此,塔尔寺发展很快,先后建成达赖行宫、三世达赖灵塔殿、九间殿、依怙殿、释迦殿等。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正月,正式建立显宗学院,讲经开法,标志着塔尔寺成为格鲁派的正规寺院。 ▼ 宗喀巴影响最大的几个弟子 1、贾曹杰·达玛仁钦:师徒三尊之一,甘丹寺第二任甘丹赤巴; 3、绛央却杰:本名扎西班丹,创建哲蚌寺; 4、绛钦却杰:原名释迦也失,创建色拉寺,曾经两次赴汉地朝觐明朝皇帝,被封为“大慈法王”; 5、根敦朱巴:宗喀巴最小的弟子,创建扎什伦布寺,后被追认为一世达赖。 ▼ 宗喀巴的主要著作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略论释》 《菩提道次第心论》 《菩提道次第摄受求加持颂》 《大乘修心七义论贯注》 《缘起赞五十八颂》 《入中论善解密意疏》 《辨了不了经善说藏论》 《龙树中观根本慧论广释之正理海》 《胜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显炬论》 《波罗蜜多注释·金珠》 《菩萨戒品释》 《僧众二十论》 《密宗十四根本戒释》 《侍师五十颂释》 精彩热文:
上一篇: 令妃真的是一个温柔贤淑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