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有些节日因为是按照农历的时间来看,导致很多人会忽略了这些节日,就像是腊八节这一天是按照农历时间来看的,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其腊八节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腊八节的寓意和象征 (一)表达祈求丰收吉祥的美好愿望 腊八节借“腊祭”之名,腊八节的寓意和象征表达了农民对来年丰收的一种美好祝愿。人们用收获的各种农作物来祭祀祖先神明,感谢祖先对他们生活的庇佑,同时也祈求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六蓄兴旺、五谷丰登。 (二)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 在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里有这样一句话: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知道腊八节的寓意和象征,腊八粥食材的丰富,还有农民丰收的喜悦。 (三)营造浓浓的亲情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沈从文的《腊八粥》那篇文章里,我们感受到了在腊八这一天,人们做腊八粥、喝腊八粥一家人在一起的浓浓亲情。腊八节的寓意和象征而是做好的腊八粥赠给亲友,在馈赠与接受之间,这也加深了亲友之间的感情。 (四)蕴含追求健康的养生之道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食材非常丰富,不仅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还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消烦止渴等功效,可以说是养生的首选。 腊八节的节日风俗 (一)吃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 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二)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 腊八节的“前世”传说 (一)释迦牟尼 腊八也是佛教的盛大节日。相传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六年毫无收获,静思太过,饿晕在菩提树下。一个牧羊女路过看到,便以杂粮和野果配以清泉煮一碗粥给他吃。释迦牟尼吃完粥后气力恢复,继续在菩提树下打坐,七天后,终于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纪念释迦牟尼成佛,表达像佛祖那样艰苦修行的决心,各地佛寺就在腊月初八举行浴佛会诵经,并用谷物果实等熬粥供佛,赠予门徒和信众以纪念佛祖。 (二)赤豆打鬼 据说上古时期,有恶鬼专门作祟,小孩子生病、人们品行不端等都是因为恶鬼的原因。而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单畏惧赤(红)豆,所以人们在腊月初八这天熬粥,借粥里的红豆、赤小豆来打鬼,驱疫迎祥,这才有“赤豆打鬼”之说。 (三)纪念修长城劳工 当年秦始皇下令修长城,民工们日夜赶工不能回家,管饱全靠家人送粮,难免有很多人家里隔山隔水,路途遥远,不少人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这天,民工们把自己残存的杂粮放在一起煮了一锅粥,每人一碗来抵御寒冷。后来为了纪念这些民工,人们每年煮腊八粥喝。 总之,腊八节的寓意和象征还是很不错的,所以说这个节日存在的意义也很大,我们到了这一天可以进行腊八节的节日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