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农历哪一天 立夏是农历几月几日

2024-12-11 浏览次数 27

立夏是农历哪一天,立夏是农历几月几日呢?立夏马上就要到了,立夏是我国夏季的开端,到了立夏,也就意味着气温越来越高,立夏时间大致是在5月5号到5月6号,只是时间不是固定的,那么,立夏是农历哪一天,立夏是农历几月几日呢?想要知道你的流年运势如何,点击下方图片链接,看看流年运势吧。

       立夏是农历哪一天   立夏是农历哪一天,今年立夏时间是2024年5月5日8时9分51秒 星期日,农历三月廿七,现在今天距离立夏还有13天。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古语有云 :“斗指巳,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可见立夏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关系。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是农历哪一天,立夏风俗   1、迎夏仪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旧时,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还要 “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2、疰夏绳   旧时,用五色丝线于立夏日系于孩童的手腕等处,寓意消灾祈福不得疰夏病,丝线被称为“疰夏绳”亦称“长命缕”。   3、吃立夏蛋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许多人特别是小孩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孩子们还会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4、忌坐门槛   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   5、立夏“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讲着吉利话。秤人这一风俗的由来,民间的传说虽有不同的版本,但都与刘备的儿子——阿斗有关。   立秋的时候再称一次,看看夏季长了多少,能说明我们的(身体)情况的。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传说当然不可全信,但立夏“秤人”习俗在古时的一些地区很是兴盛却是无疑。

       立夏是农历几月几日   立夏是农历几月几日,立夏养生   1、春夏养阳   立夏时节,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生,养生要因势利导,注意养护阳气,切勿损伤阳气。避免炎暑盛夏的“贪凉坏习惯”,如过吃生冷,吹空调过冷过久,睡地板等都会使寒邪进入体内损伤阳气。夏季养阳还有“冬病夏治”的功效,如在一年中最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做“天灸”可显著振奋机体阳气达到治疗疾病的功效。   2、起居养生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在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塬则,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粗粮。起床前可以做几个小动作,有利于增强体质,中医养生,延年益寿。   3、饮食养生   立夏过后,温度会逐渐攀升,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立夏饮食塬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鸡肉、豆制品、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塬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将绿豆、荷叶、莲子、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并搁凉后食用,也可起到健胃、驱暑的功效。平时多吃蔬菜、水果以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4、运动养生   立夏后,顺应自然阳气的发散,人们应该适当增加活动,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升自身的免疫力,还能排出冬春两季积压在体内的寒邪。不过,立夏后人们容易出汗,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易伤心,此时要注意不可剧烈运动。立夏后人们宜选择如散步、慢跑、练八段锦、五禽戏、打太极拳或做瑜伽等慢节奏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运动尽量到室外去,清晨太阳出来后1~2小时的阳光和空气最养人,清明透亮,会让人精神抖擞。此时起床呼吸漫步,也是对熬夜的最好补救。   5、情志养生   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燥热不安。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宁神静心,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应该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   6、午睡转眼睛,效率倍增   立夏后天气炎热,昼长夜短,不少人会渐渐觉得晚间睡眠不足,如果再经过一个上午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可想而知。所以,立夏以后,午睡对防病养生起着关键作用。午睡前如果能稍稍练练转眼球,不但会增加午睡质量,还能缓解视疲劳,进而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具体的方法是双目从左向右转9次,再从右向左转9次,然后紧闭片刻,再迅速睁开眼睛。   7、晚归梳“五经”,预防中风   很多人有早上梳头的习惯,但是晚上睡前梳头的人还是很少的。这里要教大家的梳头可不是用梳子,而是用我们的手指,而且不是普通的梳法,是“拿五经”。先是用五指分别点按人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所以称之为“拿五经”。回家略作休息以后,梳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晚上睡前最好再梳3次。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改善内分泌,增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此外,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   8、保证充足的睡眠   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容易感到疲劳和困倦。因此,立夏时节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做到“夜卧早起”即“夜卧”指的是晚上10点之前睡觉,“早起”指的是早上5点左右起床。        以上就是立夏是农历哪一天,立夏是农历几月几日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