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的寓意好不好?到了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门口贴上春联,很多小孩也不知道为什么每年都是这样,实际上这是每年的习俗,而根据贴春联的意义和由来就明白,为什么要遵守。
贴春联的寓意是什么? 1、继承传统文化 春节是我国特有的节日,春联也就是这个节日中最重要的用来渲染氛围的物件,提到春联大家自然就会想到春节,春联还有不同的风格,内容上也是很丰富的,贴春联的寓意是可以从春联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从贴春联这件事中感受到淳厚的乡风民俗和浓郁的年味。 2、增加节日气氛 贴春联的寓意一般都带有喜庆的感觉,每次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寓意着过新年,为这个节日增添一份色彩,看起来也是很喜庆的,可以让我们提前享受节日带来的喜悦。 3、象征美好愿望 在过去,贴春联的寓意是不仅仅是衬托范围,主要是用来驱邪保平安,现在大家对于春联的选择也是比较仔细的,会根据春联的内容来选择贴在什么地方,主要是用来抒发自己的美好愿望,贴春联的寓意是希望家人平安幸福安康。 贴春联的意义和由来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春节风俗习惯 1、放鞭炮 上海人喜欢放一千响、放“高升”、而小朋友则大多放一些“夜明珠”、“飞毛腿”之类的乐趣型的烟花。而以前大都站在阳台上放,“夜明珠”一点燃就往外喷五颜六色的彩弹,小朋友最喜欢,每年过年都有放夜明珠把对面阳台晒的衣服烧了的事故发生,后来就越来越少了。放鞭炮一般集中在零点,还有初五迎财神的零点,总体说来,迎财神的日子要放得比过年多得多。 2、看电视 说到这一点,上海人真的不大一样了。春节联欢晚会在上海是很没有市场的,吃年夜饭的时候大家围在一起吃,电视就是个背景音乐,爱开不开,春晚说的段子上海老人听不懂,笑不出来,歌舞还能看看。后来随着南北文化的更深的融合,这一代的上海人开始看得多起来,也能跟上北方人民的笑点了。 3、年夜饭的保留菜 和北方吃饺子不同,上海的年夜饭保留菜真的是常变常新。记得最早流行八宝饭,小朋友每年到最后看到这个都想吐。后来又流行水果羹,现在看来,真是超级没有诚意的一道菜。有一小段时间还流行大王蛇,但后来风头就过了。经过时间的考验,最后留在上海人民过年饭桌上的几个超级熟悉的菜应该是:门腔、松鼠桂鱼(茄汁款)、皮蛋、三黄鸡、红烧肉、虾仁、八宝饭——每家每户应该还会有增补。 贴春联有哪些特点 1、形式特点: 春联的上下联数字一定要相等,春联的内容要讲究对仗,即词性相同。另外,春联要讲究平仄相对,具体表现为上联尾字为仄音,下联尾字为平音。 2、内容特点: 春联一般都是用来激情抒怀的,希望在来年可以有一个吉祥如意的一年,是带有颂盛世之意。因此,春联的用于是很轻快的,透露出喜气洋洋的感觉,春联的使用要根据地点来选择,另外,合适的颜色搭配也能为春节平添了欢乐气氛。 总之,贴春联的寓意是非常好的,并且贴春联的意义和由来也特别让人印象深刻,所以每年大家都会进行贴春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