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二十四节气惊蛰介绍

2024-12-11 浏览次数 18

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二十四节气惊蛰介绍,二十四节气可以说是一些季节温度的变化,同时也是让我们在养生的时候会有更加合适的时间点,什么样的节气就要有什么样的养生,那么看看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二十四节气惊蛰介绍。

  二十四节气惊蛰介绍   惊蛰(zh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公历的3月5日——7日。意味着百姓们可以进入农耕,从事农事。“惊”表示惊醒,“蛰(zhé)”是藏起来的意思。惊蛰(zhé)的意思是春雷惊醒了藏起来冬眠的动物。其实,动物从冬眠中苏醒是因为气温回升,和春雷并没有关系。打雷是惊蛰(zhé)中最有代表性的自然现象。南方大部分地区在惊蛰(zhé)时可以听到当年的第一声春雷,而华南和西北地区可能要等到清明时节オ会听到雷声。   惊蛰时节有吃梨子、炒虫、祭白虎的风俗。惊蛰时节,天气比较干燥,吃梨可以润肺清热,预防咳嗽。除了梨子,这时也可以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惊蛰时节,许多祸害庄稼的虫子从泥土中钻了出来,南方部分地区的人们此时会将黄豆、米谷炒着吃,象征害虫被消灭。这个风俗被称为“炒虫”。白虎在古代被视为口舌是非之神,传说惊蛰时节,白虎会被雷惊醒,出来危害人间。所以,此时人们会到庙宇中祭拜白虎雕像。猪油涂抹它的嘴巴,以减少是非之祸,祈求万事顺利。   惊蛰三候:   一候,桃始华。“桃花红,杏花白”,气温回暖,村里的桃花都盛开了。桃花会先开花后长叶,远远望去,一树树桃花就好像一朵朵粉色的云。   二候,仓庚鸣。古时候的人们将黄鹂叫做“仓庚”,惊蛰时期,黄鹂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发出悦耳的鸣叫声,以此寻找伴侣。   三候,鹰化为鸠。“鸠”是指布谷鸟,古时候的人们认为,惊蛰的时候,鹰会变成布谷鸟,这当然不是真的。事实是:这个时候鹰会躲起来繁殖,而布谷鸟则活跃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   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的特点   惊蛰时节特点是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   惊蛰时节主要特点   1、气温回升快   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惊蛰期间,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回温,而且是雨水增多。但这一时节,气温起伏较大,气候变化多端,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时保暖。   2、病虫多发   “春雷响,万物长”,农民们常常把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民在春耕的时候,还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为温暖的气候条件,容易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所以要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   3、雷响不断   惊蛰前后,大地回春,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民间谚语云:雷打惊蛰前,二月雨淋淋;雷打惊蛰后,旱天到春后。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次春雷在惊蛰之日,则会认为当年风调雨顺。如果初雷在惊蛰之前鸣响,则预示着当年的雨水较多,可能会发生“春季连阴雨”的情况。   4、害虫出没   《千金月令》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也就是说惊蛰雷响会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这个节气是细菌,蚊虫等开始活跃的时期,经历过一个冬季,惊蛰这天,大家可以用艾草等将死角等处熏熏,清除污邪之气。   5、惊蛰饮食   惊蛰节气,气候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所以惊蛰节气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可像冬天一样大补,应该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另外,梨,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润肺的功效。所以,梨特别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而且梨也是唯一在二十四节气惊蛰中占一席之地的水果。   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的风俗   1、祭白虎   祭白虎是惊蛰的特色活动,白虎在民间传说里除了是守护一方的神兽,也掌管着中国的民间的口舌、是非。   2、吃梨   “惊蛰吃梨”是民间流行的习俗,因为“梨”与“离”谐音,有远离的意思。惊蛰又是昆虫苏醒的时候,农民在这天吃梨据说可以让虫害远离庄稼。   3、打小人   以前大家相信一些不干净的东西都是和昆虫一样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一开始大家是拿着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驱赶这些不干净的东西。后来就发展成木拖鞋拍打纸公仔,称为“打小人”。   4、吃烙饼   山东地区的习俗,在惊蛰的时候人们用粮食烙饼,祈祷今年的粮食可以丰收。   5、祭雷神 蒙鼓皮   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6、炒豆   在一些地方,有惊蛰日农民吃炒豆的习俗,人们将黄豆浸泡在盐水里一段时间,然后在锅里炒出噼啪之声,意思是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所发蹦跳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