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2024-12-11 浏览次数 22

小满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小满其实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节气,很多人都没注意到这个节气的到来,但是有些地区还是很注重小满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到了这一天天气也开始发生变化,总之每个节气都有其特点,仔细观察以后就能发现,所以这么重要的小满节气不要忽视。那么,小满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有哪些呢?

       小满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小满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小满节气的特点是气降雨多、雨量大,南方进入炎热的夏季,北方气温逐渐与南方持平。小满节气后我国南方雨水渐盛,不过在北方小满节气期间降雨很少或无雨,气温会上升很快,而且日照时间最长。小满以后,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35°C以上的高温天气,这时还应注意作好防暑工作。   小满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小满节气的风俗有祭车神、祭蚕神、绕三灵、收种和抢水。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水车例于小满时启动。此前,农户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行于海宁一带,有演习之意。   小满节气的特点和风俗,而祭车神亦为农村古俗,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那么我们的农民伯伯便忙着踏水车翻水,过去水车车水排灌是农村大事,故农家会在车水前祭车神。   小满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其三是祭蚕神诞辰。小满节相传为蚕神诞辰,所以在这一天,我国以养蚕着称的江浙一带也很热闹。小满节时值初夏,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栽桑养蚕是江南农村的传统副业,家蚕全身是宝,及乡民的家食之源,人们对它充满期待的感激之情。于是这个节日便充满着浓郁的江浙地方风情。   小满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忙收种。小满时节正是农忙之时,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农忙,例如黄河流域的忙着收麦打场;东北区域则忙着下种棉花、小麦等。   小满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绕三灵。“绕三灵”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在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小满节气前后,被称白族人民的狂欢节。   小满节气养生吃什么   1.鲍鱼   鲍鱼具有养血柔肝、滋阴清热、益精明目、利湿行痹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血枯经闭、乳汁不足、阴虚阳亢、夜盲内障,以及湿热内蕴所致的五淋、黄疸等病症。   2. 高梁   有健脾益肾、渗湿止痢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症。   3.扁豆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4.黄花鱼   黄花鱼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消渴引饮、虚弱乏力、脾虚食少、小便不利等。   5.马齿苋   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6.苦瓜   夏季吃点苦瓜是清热解毒的一剂良方。苦瓜具有清热、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对治疗痢疾、疮肿、中暑发热、痱子过多、结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誉为“脂肪杀手”能使摄取脂肪和多糖减少。   7.野蒜   又名薤白、薤根,藠子,小独蒜,薤白头小蒜、小根菜。呈不规则卵圆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底部有突起的鳞茎盘。它的茎叶长得很像蒜,也有葱、蒜的味道。   8.枸杞苗   小满养生可以多吃枸杞苗。枸杞苗又叫枸杞尖。中医认为,枸杞苗全株性凉,味甘苦,具有清热除烦、滋阴明目的作用。适于治疗阴虚发热、消渴口干、手足心热以及肝肾亏虚、两目干涩、虚火牙痛等病症。   小满谚语   1、小满好插田,芒种快种豆。   2、小满节无雨,黄梅节少雨。   3、大雨下在小满前,农民不愁水灌田。   4、小满栽秧家把家,芒种栽秧普天下。   5、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   6、大雨下在小满前,农民不愁水灌田。   7、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   8、小满种胡麻,至老也开花。   9、小满过后温度升,时时注意防鱼病。   10、小满天赶天,芒种刻赶刻。   11、小满栽早禾,不够养鸭婆。   12、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立夏种黍黍。   13、小满大风,树头要空。   14、小满不满,芒种开镰。   15、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