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的来历简介

2024-12-11 浏览次数 19

寒食节的来历,寒食节的来历简介,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大部分的节日都是有些由来的,并不是凭空生出的,就比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那么寒食节又是怎样来的呢?寒食节的来历,寒食节的来历简介。

  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的来历,现在通行两种说法:一是源于远古改火旧习,即此节时熄灭去年火种,点燃新的一年火种,这个说法我们没有查到相关古籍记载,不知所据;二是源于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寒食节的来历,应该说第二种说法,为中国人普遍接受,与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一样,所以古人说:“介子死绵山,今为寒食节。屈原投汨罗,端午吊忠魄。”   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之推介休绵山一一清明(寒食)节的发源地在我国悠久的民俗文化中,因纪念历史人物的节日只有两个:一是五月端午,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一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之推。对此,叶剑英元帅有过精辟论述:“以寒食寄托哀思,为了怕引火再烧了绵山。这大概和五月端午屈子死难日乘龙舟往汩罗江丢粽子一样,一来为了纪念屈原,一来也怕鱼类再糟蹋屈子的躯体。   这是无权的人民群众怀念他们所热爱的历史人物的最好方法。”同一时期的两位贤哲,一南一北双星辉映;一水一火,赴义成仁;一江一山,永载册。寒食节起源,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文公上绵山悼念介之推。当时,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郦姬迫-害而流-亡国外,行至五鹿,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之推“割股奉君”   十九年后,重耳返国为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赏当年随他流-亡的功臣时,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寻而不获。文公无奈,听人之计,放火烧山,本想逼他出来,但直到大火熄灭后,才发现介之推母子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寒食节为清明节的前一日,又叫“冷节,禁火节”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忠臣介之推而设立的,也是唯一一个以饮食习惯命名的节日,在古时候寒食节是春祭的节日,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寒食节习俗   【吃冷食】   为了纪念介子推,古时在寒食节百家是不能生火做饭,而是要吃冷食如青团、凉面,还要喝寒食粥等。   【蹴鞠】   寒食节时,在唐代《初学记》中,便有记载古人会在寒食节这天“打球”,以此来活动身体,而蹴鞠就是类似足球的运动形式。   【禁烟火】   在寒食这天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正如唐代诗人王表的诗,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   寒食节食物   【青团】   青团是汉族的传统节日的食品,在这一天吃青团子的寓意是,为了纪念先人,团圆的意思,它的主要原料是艾草以及糯米粉,其中糯米粉是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食物,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   【寒食粥】   寒食节日期间,百姓家家不许动烟火,需备麦粥等冷食,借此纪念,这寒食粥便是因寒食节而流传下来的节日饮食。   【清明果】   在清明节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果形似饺子,但味道截然不同,外皮用鼠鞠草或艾草做成,馅有韭菜、鸡蛋、豆腐干等。   寒食节的来历,寒食节的来历简介,综上所述,寒食节的来历,为了悼念介之推,文公下诏,在介之推忌日,禁烟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