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风俗和讲究有哪些呢?今年的夏至已经到了,在夏至的时候人们会通过祭神来祈求消灾丰年,放河灯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以及吃过水面,而在夏至的时候也有很多讲究的,比如不宜久吹空调等,接下来,小编具体为大家详解夏至的风俗和讲究,“夏至”的习俗和忌讳的具体内容。 夏至的风俗和讲究: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第十个节气, 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伴随着接天莲叶的碧绿,和映日荷花的鲜红,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登场了。今年的夏至时间为6月21日4时50分,此时太阳黄经抵达90°,对应的农历时间为五月十六。它带来了收获的喜悦和美食的享受,也带来了炎热的天气和忙碌的农事活动。 夏至的风俗有哪些 1.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夏至祭神祀祖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以歌舞礼乐的方式,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故《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2.放荷灯 放荷灯也是夏至的民间风俗。这个习俗主要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对活着的人们的祝福。千百盏河灯在夏至夜晚被人们释放到河中,闪闪烁烁就像散落到人间的点点星光,很是令人心醉。 3.吃过水面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烟台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烟台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4.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夏至的讲究禁忌 久吹空调 到了夏天,很多人喜欢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空调温度调得过低、一开一整夜等行为极易使寒邪之气进入体内,损伤阳气,因此不要一味贪凉。长时间吹空调、风扇会使寒气凝滞在身体里,使身体的气血运行受阻,很容易出现感冒、头痛、鼻塞、面瘫等病症。所以,空调的温度不要太低,并且要有一定的室外活动。 贪食生冷 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饮料,或是吃一个冰激凌,清凉又解暑,非常惬意。不过冷饮吃太多不仅不能解暑,反而会引发健康问题。这是因为在夏季人体阳气呈向外扩散的趋势,如果摄入生冷食物过多,会严重损耗阳气,还容易出现肠胃问题。 大量饮水 夏天出汗多,容易缺水,有些人口渴了就会大量饮水。其实,这样的喝法并不好。因为若短时间内突然大量饮水,易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进而损害心脏和肾脏功能。建议小口、少量、多次饮用。 吃隔夜菜 经常会有人问,夏天的剩菜可以过夜吗?夏天剩菜剩饭如果长时间放置,容易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即使经过高温加热,这些毒素也没法消除。而临床上因为夏天食用隔夜菜导致的问题并不少见,如腹痛、腹泻、呕吐,甚至食物中毒。 夏至的气候特点: 1、降水量大 夏至节气期间降水量是非常大的,尤其在江淮一代,还会伴随有梅雨天气,空气会变得非常潮湿阴冷。 2、日照时间长 夏至节气最显著的特点昼长夜短,因此每天的日照时间会变得漫长,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秋天。 3、气候炎热 夏至到来,盛夏模式也随之开启,同时也意味着高温的炙烤开始,虽然还未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依旧是酷热难耐。 综上,就是夏至的风俗和讲究,“夏至”的习俗和忌讳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