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入侵,苹果16也无法抵挡

小兔子 站长说 1
一枝梧桐(https://www.yzwt.cn)

摘要

 

智能手机与AI的结合使人类感受到在其中的地位混乱,引发关于AI入侵真实生活的争论。

 
文章探讨了“人的主体性”,即人类希望维持对客观世界的主导掌控权,尽管这种权力可能是一种错觉。

 
AI的标准化、规范性和可预期性为现代社会所接纳,提供了效率,但也导致了叙事和“人”的消失。

 
AI吸收了人类的理性和经验,但无法触及人类的直觉和人性的灰色呈现,这些是构成人类行为和观念的主要部分。

 

“苹果16”手机全面植入AI功能,在任何窗口输入图文,都可以最大程度少费脑子地生成和修改内容,相机、检索等功能也都深度绑定了AI。迭代最勤劳的电子产品拥抱了最新潮的科技,智能手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人类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人”在这当中的地位混乱。

 

混乱,可能是朝下坠落,也可能是朝着某个被幻想出来的空中阁楼进击。线上线下,争吵纷纷,有的呼吁警惕AI对我们真实生活的入侵,有的主张要主动学习,紧跟时代,寻回人的主体性。

 

在这里,所谓“人的主体性”,广义上指代一种掌控权。人类希望维持自己对客观世界的主导掌控权,虽然大多数时候这种权力只是一种错觉。

 

而在AI这面镜子面前,每个人映照的都是自身。

 

 

在AI这面镜子面前,每个人映照的都是自身

 

AI的特征是标准性、规范性和可预期性,是基于人类集体普遍的经验得出的算法。它为现代社会所接纳的一大关键,就是能提供效率。效率不仅擅长生产,也擅长归纳。在更新迭代极快且高速运转的概念和话题里,叙事消失了,“人”也消失了。

 

人们看到一个年轻人离开大城市,“逃离”的话题满天飞;已婚者抱怨家庭生活的劳累,立刻引发“不婚不育”的断论;某社交平台上,日常话题里最常见的感情问题,动辄“劝分”,个中情节的纹理和褶皱,其实无人关心。

 

互联网上有很多新鲜词汇可以概括这种统一和简化,比如“典”,全称是“典型”,指某种电视剧般可预料的行为范式和人格推论。

 

每一条判断和概括背后,存在着一种简化和粗暴的逻辑:罔顾现实的具体情境,把人从情境里抽出来,放进意识和概念的罗盘里。数据会这么预设: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种真空的处置,罔顾真实生活和人性存在的粘连地带。

 

与之对应的,是每当一件新闻或社会事件跻身公共领域,在归纳和概括之前,还常见一股分贝愈发强劲的声音——“让子弹飞一会儿”。看似理性与客观,实则是一种直觉性同理心的降低。

 

某妇科医学博主,在播客软件上分享自己早年在临床时遇到的流产患者。那名医生曾经也会像网友一样,对前来门诊流产的女患者也会持以某些偏见和道德审判,譬如“不爱惜自己”“不懂自我保护”“离不开错的人”。但随着见过的人越来越多,医生渐渐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生活里的独特苦衷,完全不能一概而论。

 

 

不知不觉中,人们其实越来越懂得如何与人工智能相处了。AI最大程度吸收了人类的理性和经验,但永远无法触及人类的直觉和人性的灰色呈现,而这些东西,才是人类行为活动和观念产生的最主要零件。

 

AI思维入侵日常生活的一个明显风险,在于将客观世界运行的真实逻辑加以简化。每一件人事物都可以被精准划分并投掷到一个框内,这个框可能是道德相关的,可能是审美、观念或某种集体意识。

 

不假思索的归类,是为了尽快滑到下一个的案例,我们热衷于追赶“同一性”,却越来越没耐心在一个异类但不具代表性的个例上花时间精力。而这种高度标准化的切换,即便在意识上丝滑且包容性极高,也是值得警惕的。

 

一个真正的人不会跪倒于AI的裙摆之下,正如真正的创造性不可能被替代。人性真实的缺点和弱点,同时也构成了人性的美妙和惊喜。

一枝梧桐(https://www.yzwt.cn)

标签: 苹果 AI 一枝梧桐 头条 IT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