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怎么种植 常见牧草播种方法讲解

小兔子 站长说 7

阳春3月,正好是种草植树的好时节,种草饲喂动物的养殖户们要忙把牧草种起来,小编把多种牧草种植技术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不管种植什么类型的牧草,首先要耕地,清理地里的石块和杂草,进行深度翻耕,然后按照每亩地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20-30公斤。农家肥须是经过腐熟后的,否则容易烧根烧苗。

二、选择合适的牧草品种。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胃口,喜欢的牧草也不相同。不同的牧草也有不同的播种季节和适宜的区域,所以要先了解清楚这些问题。适合春天栽种的牧草品种有:皇竹草、甜象草、糖蔗3号牧草、菊苣、巨菌草、苎麻1号、墨西哥玉米草等。

三、种子类牧草的播种要点。牧草的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和点播。采用条播的方式利于田间管理,除草和施肥等。条播时每行之间的距离一般15-30厘米。如紫花苜蓿行距20-30厘米,黑麦草20厘米。 撒播是在土地平整后把牧草种子撒播在地表,然后用耙或人工将土覆盖在种子上。撒播的方式用得比较广,但是缺点是出苗不整齐,不均匀。点播的方式是按一定的行距、株距用锄头打一个小坑,然后在坑里点下牧草种子,再覆盖上土。点播适于坡地。点播节省种子、出苗容易、管理方便。点播一般适用于玉米等菜类牧草,如墨西哥玉米和菊苣等。

四、根茎类禾本牧草的栽种要点。以糖蔗3号牧草为例,糖蔗3号牧草采用茎秆进行繁殖,每亩使用2000-3000芽节,行距40-50厘米、株距30-40厘米。首先进行种茎处理与育苗,虽然禾本科象草类牧草在日平均气温20-25℃雨水充沛的季节可以直接将种茎种植按30x30厘米行间距种植在大田里,但为了保证成活率或者日平均气温不到20-25℃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先独立育苗,特别是在低温、高温、干旱时期必须独立在小地块进行育苗。冬春低温季节在大棚中进行先行育苗,不仅在一年中任何时候都可以引种(如在10-2月都可以随时引种,在大棚中育苗),还可以为来年追赶季节,提前让禾本科象草类牧草种植在大田中,实现当年高产,这是非常关键的计划。种茎到来前,就要选好育苗地块,日平均温度高于20℃时直接在有遮阳网的地块进行育苗,日平均温度低于20℃建议用棚内育苗,特别是在有霜冻与下雪的地区低温的冬春季节,建议在大棚中育苗,在大棚中再增加小拱棚的形式进行,无大棚如果使用小拱棚育苗,膜一定要双层进行保护。育苗地块施足底肥,每100平方米用腐熟农家肥300公斤左右,如果发现地块中有明显虫类或霉菌情况,要采用农药或消毒剂进行处理,等待育苗。种茎拿到后,要及时育苗,耽搁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发芽率的多少。切记种茎不管是多长一段都不需要再砍断,也不需要剥开种茎上的叶片。如果种茎感觉很新鲜,直接种植,如果感觉种茎上的叶片全部枯黄发霉,茎秆上的芽有点黄烂,需要马上放在1%的生石灰或草木灰水中浸泡1小时,然后马上种植。将种茎平行地铺在育种的地块上,种茎相互间隔5厘米,头尾可以相连,最后在种茎上覆盖1厘米左右薄薄一层土,如果地块较干就洒水,少量种茎露出来是没关系的,然后进行每日1-2次洒水保证土壤湿润,防虫、鼠、禽畜等的破坏以及恶劣天气等。在育苗环境平均气温20℃以上的情况下,一般 15天左右全部发芽了,进行一次轻量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或粪肥,浓度要低,30天左右大部分苗长到15厘米左右时,选择阴雨天气进行移栽到大田。取苗时,将整条茎秆小心连苗一起扒出,用大号果剪分株剪断种茎,尽量不要弄掉根上的土壤,株与株之间并列不能堆压放在运输工具中马上运送到大田中进行移栽。在低温季节种植时不建议直接在大田种植,推荐采用现在棚内育苗,第二年进行移栽的方式进行。

五、牧草的是水肥管理。牧草待苗株生根稳定后,此阶段要强攻肥水,保证幼苗期的快速生长,以氮肥为主每7-10天进行一次施肥和灌溉,在日平均气温25℃以上,苗株稳定施肥3次改为20天左右施肥一次。苗株稳定后40天左右,为了让更多的分蘖苗株冒出来,要贴地位置刈割掉所有生长苗株,刈割后第二天进行一次施肥,马上就会有数倍数量的苗株冒出来,这些苗株就是我们用来做标准饲草与种茎的。施肥主要建议为钾肥+氮肥,每次每亩可以用钾肥5公斤,尿素10公斤,刈割两次后,每次可以只施肥尿素10-15公斤一次即可。也可以直接灌溉发酵后的养殖场粪水效果更好。

第一次为促进分蘖刈割,待生长到0.8米以上就可以刈割利用了。这里要注意,禾本科象草类牧草建议不在茎秆幼嫩期刈割饲喂利用,因为此阶段茎秆中糖分低,建议在1.2~1.5米时刈割,此阶段茎秆碳水化合物、蛋白等都是饲喂动物的最佳阶段。

每一次刈割,有条件都建议施肥水一次,能够加快生长速度、增加分蘖能力、缩短下一次的刈割时间,增加产量。

一般移栽后第4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刈割,以后每30-40天刈割一次。

第二年开春温度稳定在20℃以上后,在南方亚热带地区可以先直接将禾本科象草类牧草不管有多高都齐地刈割一次,施肥水一次后很快就会达到高产;在需要覆膜保护宿根的地区,要及时清除地膜,灌水施肥,第一次在30厘米左右高度时刈割一次(因为地膜中发出的第一茬苗生长慢),就会马上加大分蘖,开始形成高产。

如果是在大棚中存放的宿根,可以在20℃以上时进行大田分篼移栽,一般只要1-2个宿根就可以种植一棵,密度还是按照30x40左右的密度,这种宿根效果比第一次育苗效果还要好,成活率高,形成高产快。操作方法还是按照移栽苗的管理措施进行。

除了施肥和田间管理,灌溉和排水也同样重要。水也是牧草生长发育所必不可少的。如果水份合适、牧草单位面积产量可提高3-10倍。牧草的灌水时间应根据土壤的含水量而定,禾本科牧草土壤持水量约75%,豆科牧草约50-60%。排水土壤的持水量过多,易造成土壤通气不良,而造成烂根。保持土壤合适的含水量十分必要。紫花苜蓿如果有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就会死亡。菊苣在低洼地区易发生烂根。因此,牧草不仅注意灌溉,也要注意排水。

六、牧草的主要病害及防治。苜蓿褐斑病各地都有发生。高湿度是该病的诱因,一般6、7月份雨水较多的时候也是本病的高发期。药物防治选用70%代森锰6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苜蓿锈病各地都有发生。发病后使叶片褪绿、皱缩并提前落叶,可减产30%-60%。并且适口性降低,甚至引起中毒。本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叶片下面出现小的圆形疱状病斑。初呈灰绿色,后表皮破裂呈铁锈色粉末状。防治方法,一是冬季进行田间焚烧;二是药物防治,代森锰锌每亩10-15克、氧化萎锈灵每亩30克与百菌清每亩50克混合使用、1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黑麦草冠锈病各地均有发生。发病的植株分蘖数和根的生长量显著减少,叶的枯死量增多。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初病期病斑呈淡黄色小点,逐渐变为橙褐色疱状突起。后期,孢子堆突破表皮,露出橘黄色粉末状夏孢子。气候凉时适宜本病的发生。药物防治选用25%三唑酮或2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每亩30-50克,兑水1500公斤喷雾,间隔15天再喷一次。菊苣腐芯病各地均有发生。发病后植株内芯腐烂,然后整棵死亡,损失较大。本病主要发生在多雨季节或低洼地。防治方法,一是不要在低洼地种植菊苣;二是注意排水;三是药物防治。药物防治选用多菌灵500倍液或代森锰锌500倍液喷洒或浇土壤。禾本科牧草的赤霉病本病一般发生在淮河以南地区,发病适合温度24℃-28℃,相对湿度80%-100%。赤霉病在降低牧草产量的同时,还可使人畜中毒,症状是发热、昏晕、腹胀、呕吐、食欲减退。病斑水渍状、病部出现粉红色或橘黄色霉层,后期出现紫黑色小粒。防治方法,一是用1%石灰水浸种;二是清除牧草;三是注意排水,防止草地积水或过湿;四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喷霉、托布津5%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喷霉。苜蓿白粉病气温20℃-28℃,相对湿度52-75%适合本病发生。牧草生长发育不良,干草产量低,品质差。发病牧草的叶片、茎及花萼处出现白粉层,开始金黄色,随后变成球形小黑点。防治方法,一是拔除牧草;二是避免草层过密或倒状,及时利用;三是每亩喷撒硫磺粉每亩2.5公斤、灭菌丹800-1000倍液喷霉、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